4月23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学勇研究员应邀在708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5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由刘明久教授主持。
张学勇研究员以《小麦的传播、改良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为题,围绕普通小麦起源与传播、我国小麦的地理生态分化及关键决定因素、现代品种的基因组选择响应与演变规律、如何应用基因组学信息进行种质资源创新以及一些重要基因对育种选择的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整个报告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全面系统、生动形象,与会师生受益匪浅。期间,张学勇研究员还和我院师生就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和小麦新品种选育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最后,他对我院年轻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会议现场
专家简介:张学勇,中国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三五”七大作物育种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基因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小麦细胞遗传学、遗传多样性和种质创新、产量性状遗传解析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建立了我国小麦的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并提供全国同行利用和研究,已成为我国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材料平台:在国内率先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通过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思路、方法和技术体系,并对产量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中麦66、中麦110、中天1号分别通过河南省,山西省和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杰出科技人才、获庄巧生2014年度小麦研究贡献奖,2016年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国家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奖。在MolecularPlant,Plant Communication,PlantJournal,Plant Physiology,Plant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总计被引用6000多次。
(图片/朱启迪 初审/朱启迪 复审/胡海燕 终审/于江傲)